原文:
岳武穆入见,帝从容问曰:“卿得良马不?”武穆答曰:“骥不称其力,称其德也。臣有二马,故常奇之。日噉刍豆至数斗,饮泉一斛,然非精洁,则宁饿死不受。介胄而驰,其初若不甚疾,比行百馀里,始振鬣长鸣,奋迅示骏,自午至酉,犹可二百里。褫鞍甲而不息不汗,若无事然。此其为马,受大而不苟取,力裕而不求逞,致远之材也。值复襄阳,平杨么,不幸相继以死。今所乘者不然,日所受不过数升,而秣不择粟,饮不择泉。揽辔未安,踊跃疾驱,甫百里,力竭汗喘,殆欲毙然。此其为马,寡取易盈,好逞易穷,驽钝之材也。”帝称善。
译文:
岳飞入朝觐见,皇帝从容地问道:“爱卿有好马吗?”岳飞答道:“好马叫做骥。骥被人称赞,并非因它的力气,而是因为它坚韧不拔的品质。我有两匹马,过去经常觉得它们很奇怪。每天吃数斗豆子,喝一斛水。如果给它们的饲料和水不够精良和干净,它们宁愿饿死也不接受。披甲戴盔奔驰时,刚开始好像不是很快,等到跑了一百多里时,才开始竖起马鬃长鸣,奋振四蹄迅速奔跑,显其俊逸,从中午到傍晚,还能跑两百里。脱下鞍甲后,它们不喘息、不出汗,就像没事一样。这样的马,吃的多却不随便,力气充沛却不逞能炫耀,是能长途跋涉的良马啊。到了收复襄阳、平定杨么叛乱后,它们不幸相继死去。臣现在所骑的马和它们不一样,每日所食不过数升,饲料不必是粟米,喝的也不必是泉水。拉住缰绳还没坐稳,它就开始不安,踊跃而欲疾奔,而刚刚跑了百里就精疲力尽、大汗淋漓、气喘吁吁,就像要死去的样子。这样的马,吃的少、容易饱,爱逞能、易力竭,是下等的劣马啊。”皇帝听后称赞。
备注:
这是篇借物喻人的佳作,节选自岳飞之孙岳珂所编撰的《金佗稡编》卷七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皆用编者岳珂的语气,今删去。《宋史》卷三六五《岳飞传》所载文字略有差异。
1137年(绍兴七年)二月,岳飞奉诏入朝觐见宋高宗,高宗和岳飞见面后,谈论国势军情,顺便问及岳飞是否有良马。岳飞灵机一动,作出了这番巧妙的回答。岳飞将自己比作“致远之材”,足以胜任直捣黄龙的伟业。
岳飞这番言谈引起皇帝的重视。宋高宗赞赏他“见(识极)进,论议皆可取”。趁论功行赏的机会,将岳飞由检校少保升至正二品的太尉,并将岳飞的官职荆湖北路、京西南路宣抚副使、兼营田使晋升为宣抚使、兼营田大使。
岳飞暗喻人才的选拔,有些人看起来很积极踊跃,然而工作不久就出现疲态。有些人貌似清高、不善言语,实则是能致远的良将。对话中“精洁”,所指应是人的廉洁。
在工作中,我多次遇到了对话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“马”,颇有感触,故极力推荐此文。该文与本栏目中的《知人性》同样值得细细品味。
译文、备注:张晨
"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,帮助组织打造更加透明、更加高效、更具有凝聚力的团队"
- Teamm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