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管理的未来

04月 12

来源(作者): Teammer | | 发表日期: 2015-04-12 18:04:36

    古今中外所述思想无外乎如下三类:

    1.法制化的管理。强调严格的制度化,道家思想、狼性管理即属此类。

    2.柔性化的管理。强调领导者的作用,儒家思想、人性管理即属此类。

    3.混合管理。前两者的结合体,取中庸之道,合百家之长。


    三者各有优劣,孰优孰劣,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具体运用。

    领导者个人魅力强、足以统揽全局的情况下,适合使用第二种。典型案例如苹果的乔布斯、Facebook的扎克伯格、阿里巴巴的马云、娃哈哈的宗庆后、万科的王石。但全局与个人的绑定过于紧密,形势会随着个人有较大起伏,尤其是随着领导者的离任,组织会遇到强烈的内外冲击。

    相较之下,第一种管理方法要稳定得多,但是对于组织内普通成员的吸引力较低。受到各种纷繁芜杂的制度约束,成员不敢越雷池办事。每个成员就像人体的各个细胞,每个部门就像人体的各个组织,各司其职,协调地好则可长命百岁。典型案例如华为,一本厚厚的《华为基本法》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,但军事化管理使其经得起风吹雨打。

    法制原本是针对不受约束的坏人的,为了防止坏人作恶,不得不假设所有的人都是坏人。事实上,人的骨子里都有恶的成分在,这也是法制将伴随一切文明与组织而存在,外星组织也不会例外。但纯粹的法制将使得组织进步缓慢,过于严重的制度化会降低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。因此更常见的是,创业初期采用第二种管理居多,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第一种的作用与重要性越来越明显,从而逐渐演变为第三种——混合管理。

    有人会提出一些组织形式,比如扁平化的管理结构、层级分明的金字塔式结构,这些是管理中的组织架构,而非管理思想。

    所谓管理,归根结底就是有经验者对少经验者、有支配权者对少支配权者的一种指导和约束,旨在令组织更好地发展。许多年轻工作者,多会排斥传统的管理思想,将管理视为对立和冲突。这是一种癌变性的思维,多是源于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变态的渴望和曲解、不正管理作风的传递、管理者由缺少权力至拥有权力后的补偿心理、以及被管理者的不自信。

    李新祥教授(中科大管理学博士后)常常与我提到人的自我管理。自我管理是常常被组织忽略的重要一环,而我认为其重要性是可以颠覆管理学历史的。为什么说自我管理将会更加重要?举个例子,一个从小就被精心呵护并被教育着长大的孩子,与一个近乎被放养的任其自生自灭的孩子,在其踏入工作岗位后,哪个能力会更强?多数人会觉得答案应该是后者。这种感觉并非凭空而来,是来自我们的日常观察得到的经验总结。

    在工作中,如何做到自我管理呢?传统的做法比如,某些公司要求员工每天下班前提交工作总结、要求员工定期对习得的知识技能作总结概括、制定年度及季度工作计划等(对应Teammer中的工作日报和工作计划功能)。不仅可以让个人自我反省回顾、展望未来,让其上级便于了解其工作进展和个人状况,也能让其未来的下属或徒弟能在入职时快速获得经验的传承。世界有世界史,国家有国家的年鉴,县有县志,为什么人就不应该有人的个人记录呢?每个人都应该有。

    这就是管理的未来。除了上对下的指导与约束之外,个人对自身的管理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新的一代,90后、95后与00后将越来越具有自主意识,不像老一辈一样更加愿意无条件地接受上级的各种指令,他们将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我管理。这不是件坏事,而是件好事。自我管理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提升,有助于更具创造力的一代出现,更加有助于管理者负担的减轻。

张晨,写于Teammer内测前一天



相关文章

  • 天津港爆炸事件背后的叛逃事件
  • Facebook为什么牛?人才选育用留有大招!
  • 且看风投女王徐新眼中的好老板是啥样的?
  • 不以一眚掩大德——论奇才的选用
  • 管理者必读之——岳飞《良马对》
  • "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,帮助组织打造更加透明、更加高效、更具有凝聚力的团队"
    - Teammer